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工智能 >  >> 
一家三代从青海到广东,用一碗拉面暖了黄埔街坊的心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2023-08-04 00:51:34

《南方都市报》2023年8月3日A06版见报。

午间时段的黄埔区百合三街,化隆拉面店里烟火升腾,负责人韩木海买和家人忙进忙出,点单、出单、拉面、煮面、上菜,看似简单又重复的工作,一家人坚持了十余年。

2012年,韩木海买一家三代从家乡青海省化隆县来到广州黄埔区,并在云埔街道辖区内开设拉面馆。创业以来,他主动架起党和政府与清真拉面人之间的桥梁,多次开展“请环卫工人免费吃拉面”、为敬老院“送温暖”等社会公益活动,先后获评“广州好人”“广东好人”“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好人”等荣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1月11日,全国首家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在黄埔区云埔街道成立,充分发挥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韩木海买在促进东西部协作交流、促进黄埔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示范作用。

南下广州

一碗拉面养活全家

在全国石榴籽劳模工作室见到韩木海买时,他刚从宣讲大赛的彩排现场忙完回来,“讲创业经历,讲个人故事,各种不同主题的宣讲活动参加过无数次,但宣讲大赛还是第一次参加,多少有些不自在。”从自由发挥到接受评委的公开评分,韩木海买担心自己肢体语言僵硬,表达能力不强,但一想到自己是此次大赛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便坚持了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少数民族,了解拉面文化,这也是他坚持做公益的初心。

2012年,韩木海买在哥哥的影响下,带着父亲和妻儿从青海来到广东寻商机。他通过哥哥介绍了解到广州拉面店的转让信息,实地考察后,韩木海买东借西凑凑齐20万元,顺利盘下了黄埔区百合三街的一间店铺和设备,开始在广州创业打拼。

韩木海买坦言,创业压力不小,尤其是带着一家老小一起创业。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在刚开始创业的头两三年,韩木海买每天都是拉面店、家和菜市场三点一线生活。 

投身志愿

主动请环卫工吃饭

2014年,随着生意逐步走上正轨,韩木海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当地社区志愿服务队,为周边的居民提供服务。他当过交通协管员,也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为拉面人树立一个好形象。”

这一期间,韩木海买萌生请环卫工人吃饭的想法,在黄埔区“民族之家”和民宗局帮助下,顺利开展了第一次社区活动。“那一次活动还上了电视,有老乡看到新闻报道后也找了过来,有人质疑是炒作,更多是想了解如何做公益。”结合自身经验,韩木海买细心地告诉老乡要注意的事项,他也希望更多拉面人能够加入到公益行动中来,让拉面人的正面形象更广为流传。

随着公益活动在附近社区里逐渐传开后,“请环卫工人吃饭”逐渐成为社区的品牌活动,即便在无活动的情况下,环卫工人到店也可随时享受吃饭优惠。

“周边住的都是附近工厂上班的人,定价要实惠。”为了惠及更多人群,韩木海买提出“环卫工人、残疾人等兜底人群和弱势群体到店半价买面”的服务,不仅如此,拉面馆还开设“云埔街环卫工人爱心饮水点”,相关提示便张贴在店铺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

一次公益活动让韩木海买在广州拉面人圈子里开始红了起来,找过来询问的老乡们不再只是局限于公益活动,不少人更是把韩木海买当成老大哥,从创业咨询到家庭矛盾调解,韩木海买仿佛成了老乡们的百宝箱,秉着“只要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尽量帮”的心态耐心调解矛盾,答疑解惑。  

建工作室

五站功能促民族团结

近年来,韩木海买被推选为黄埔区政协委员、黄埔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广州市民宗局骨干联络员、黄埔区石榴籽义工队队长等社会职务。2019年1月,韩木海买成立了“拉面人志愿者服务队”(现更名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发动辖区内各拉面店成员和其他少数民族成为志愿者,为各民族同胞架起连心桥。

今年1月,全国首家“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在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道揭牌成立。这是黄埔区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关于打造“羊城石榴籽工作室”的工作要求,为充分发挥韩木海买在促进东西部协作交流、促进黄埔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示范作用而打造的。

工作室集五站功能于一体,包括:党的政策法规、劳模精神“宣讲站”,为民办事的“服务站”,知识技能培训的“充电站”,矛盾纠纷调和的“调解站”,民族融合、东西部协作的“交流站”。

韩木海买坦言工作室成立后他更忙了,当辖区内的拉面人遇到问题时便来工作室寻求帮助,韩木海买主动当起链接本地政府职能部门和少数民族群体间的桥梁纽带,收集问题反馈意见帮助少数民族群体解决急难愁盼的民生事,他也希望依托工作室平台,帮助拉面人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升服务和出品档次。 

规范行业

助拉面人提升服务水平

据了解,截至目前,黄埔区的131家化隆拉面馆中云埔街道占了14家,每家拉面馆的出品标准并不统一,拉面市场也出现了样式多样、口味不同的菜品,因此,拉面馆要坚持提档升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韩木海买为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技巧,他通过案例告诉拉面人: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根据消费者喜好优化出品,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帮助拉面店提档升级。

此外,进一步协助行业发展规范化。例如协助政府部门组织拉面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等,提升拉面人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普及黄埔区针对小餐饮进行了天然气免费安装的相关服务等,让拉面人享受到更多福利待遇。

作为一本行走的“真人故事书”,韩木海买从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历,也乐于为社区的各民族学生讲述他自2012年到黄埔区创业、成长并热心回馈社会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收获更好的体验,韩木海买还特地采购拉面制作工具,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到现场实地体验拉面人的日常。

韩木海买表示,广州是他的第二个家,对这座城市他充满感情,也希望未来能立足“全国劳模石榴籽工作室”为黄埔区云埔街道的社区居民和拉面人提供更多帮助,为城市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链接:黄埔九成拉面店主来自青海

据了解,黄埔区现有清真拉面店131家,辖区内清真拉面店主90%来自青海省化隆县。近年来,黄埔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广东省率先开展“吃一碗拉面、拉一次家常、交一个朋友”活动。以拉家常的方式,摸清辖区内清真拉面店底数,绘制了“黄埔区清真拉面店”地图。同时各职能部门联动,加强与“流出地”青海省化隆县驻穗办的对接,直接将政策和服务送进清真拉面店,做到了“一店一清单”“一店一服务”,有效促进清真拉面店主融入黄埔。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李哲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